演出團隊介紹



TheWanted尋人啟事
The Wanted尋人啟事

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

成立於2014年6⽉,在成團短短兩年內便獲得多項國際阿卡⾙拉⼤賽的冠軍,在2016年更以唯⼀亞洲團隊之姿,奪下美國國際阿卡⾙拉⼤賽 Voice Jam 冠軍,⾄今無⼈打破這項記錄。
2017年開始每年舉辦專場演唱會,場場熱銷甚至爆滿;2019年更將音樂版圖拓展海外,於中國舉辦巡迴演唱會。同時尋⼈啟事也致力於發表原創歌曲,2020年發行首張創作專輯《Dear Adult》並於2021年榮獲第32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


羅思容
羅思容與孤毛頭樂團

台灣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和最佳客語專輯獎

2008年,48歲的羅思容憑藉專輯《每日》入圍了第19屆台灣金曲獎最具潛力新人獎,而且被英國權威民謠雜誌《fRoots》和台灣《破報》作為年度特別推薦。
2012年6月18日,羅思容憑《攬花去》獲2012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其它方言專輯、年度最佳藍調藝人、評審團大獎。6月23日,羅思容憑《攬花去》獲第23屆國際及 ;同年7月,羅思容獲得第12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民族音樂藝人。
2002年至2008年,羅思容以客家語、閩南語及國語等語言完成的歌謠近百首


林生祥
林生祥

金音獎年度最佳專輯奬、評審團大獎

2017金曲獎評審團獎/《圍庄》

美濃山下歌手,住美濃,成長的地方;目前發表十一張音樂專輯、三張電影配樂專輯,拿過九座金曲獎(其中拒領了兩座)、十座金音獎、一座臺北電影獎、兩座金馬獎。走唱天涯,行腳歐、美、亞洲;在生活裡寫歌、唱歌、看影像配樂,養小孩。
1998年回鄉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創作主題圍繞著土地、農民與勞工。音樂上擷取臺灣傳統音樂元素結合西方節奏,並改造月琴、三弦樂器。2006年創作專輯《種樹》,探討安靜的力量和農業的價值。2009年發表作品《野生》聚焦在「女性」的生命故事。2010年超時空與文學家鍾理和合作,完成《大地書房》專輯。2013年組「生祥樂隊」發表專輯《我庄》,唱著家鄉的榮耀與悲傷。2016年透過群眾募資出版生涯首張概念雙唱片《圍庄》,內容關於與石化工業交纏、交戰的故事。睽違四年後,於2020年完成我庄三部曲最終章《野蓮出庄》專輯,藉由食物與植物,唱出農村風土的經濟價值遷變與人情記憶。


春麵樂隊
春麵樂隊

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當台語在獨立音樂場景中蔚成風潮,客語也逐漸形塑了另一股強勁的力量。或許在幾年後回頭看,春麵的音樂就是一把劃出分水嶺的聲音,推動著地方邁向更多元,以塑造台灣音樂在國際上的形象。
從《狐狸莫笑貓》到《到底》,春麵樂隊這一路走來邁入第4年的發展,除了收穫金音創作獎、FreshMusic Awards等獎項肯定,在2021年,作品也成功入圍第32屆金曲獎的「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年度最佳專輯獎」三項名單中,也順利奪下前者的獎座。


共下尞健身
共下尞健身

表演浴場

邀請「表演浴場」團隊安排設計各3場的舒活瑜伽與拳擊有氧健身課程
「表演浴場」團隊以藝術推廣、走入生活、提升表演競爭力為目標,由一群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成員所組成,透過聲音、身體、表演與內在開發,並堅持以方法學習、降低知識門檻為目標,自2020以來推出許多課程,提升表演者的職場競爭力與思維斜槓力。
品牌主理人——林惟駿(Wes)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其後曾任華映娛樂活動企劃、未來方案廣告創意、電通安吉斯集團凱絡媒體廣告創意。
現為表演浴場主理人及動作矯正教練。美國運動委員會認證私人教練(The American Counsil on Exercise, Certified Personal Trainer)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 運動矯正專家(National Acedemy of Sports Medicine, Corrective Exercise Specialist)電影《破風》、《葉問3》活動企劃及合作業務。


海鷗K人聲樂團
海鷗K人聲樂團

Hakka貝拉親子一起唱

「海鷗K人聲樂團」於2009年成立,為桃竹苗地區實力堅強的年輕阿卡貝拉團隊。近年來積極推動竹塹藝文風氣,投入教育推廣,除了受邀演出之外,更深入桃竹苗各院校進行阿卡貝拉教學。接受指定編曲演唱、歌唱快閃活動、國際研討會、服裝秀……等場合演出,也與合唱團、歌手及 藝人一起合作阿卡貝拉音樂演出,並推動阿卡貝拉教學課程。
活動呈現方式:
將邀請30-50組親子一起參與,以客家歌謠(片段)作為主要教學,藉由現在最流行的阿卡貝拉音樂形式進行教學,擷取如月光光、飛鳥與蟬、髻鬃花、客語版童話或其他適合歌曲,帶領大家體驗阿卡貝拉之美。


虎劇團
國際級雜耍技藝·虎劇團

跨界展演-客家山歌與現代雜藝

~~光點、在我們的身體周圍流動,默契以及肢體的配合,用現代科技雜藝交織客音節奏舞蹈,讓每一次演出,都能成為獨一無二的秀~~

虎劇團從街頭表演藝術出發走向國際舞台,劇團的成員們獲獎無數,加上且跳脫傳統與刻板印象的框架,創造出嶄新的創意,為台灣保留本土文化並賦予其充滿年輕的新生命,將與眾不同的溜溜球與扯鈴表演帶給各地的觀眾。

演出經歷:

  • 2011年獲選「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指定表演團隊,演出作品「讓夢轉動」至今演出場次超過300餘場。
  • 2012年起於全台各地演出四號作品「 歡迎光臨 」
  • 2014年起受觀光局邀請,連續四年於「台灣燈會閉幕式」演出大型作品。
  • 2016年溜溜球首席表演者段智敏,受邀加入太陽劇團(KURIOS)演出。
  • 2016、2017年連續兩年獲得文化部科技跨界藝術創作案補助,成為台灣科技雜耍領頭團隊。
  • 2016-2018連續三年受邀於台北盛大慶典『白晝之夜』演出。
  • 2019年 受外交部邀約在108年國慶酒會代表台灣演出給各國嘉賓欣賞。
  • 2020年 受邀至高雄衛武營表演藝術中心三大活動之一『馬戲平台』演出。

彭穎君
彭穎君Peng, Ying-Chun

創新展演-客家山歌與佛朗明哥舞蹈

精靈幻舞舞團行政總監、資深舞者

  •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所碩士班畢業
  • 精靈幻舞舞團專職舞者及舞者培訓教師。
  • 現任內湖社區大學佛朗明哥舞教師、天生國小佛朗明哥舞社指導老師。
  • 曾任信義、松山及萬華社大與林秀偉舞蹈花園佛朗明哥舞教師。從事佛朗明哥教學已經超過十年的時間。2009、2012、2014、2016年赴西班牙馬德里Amor de dios舞蹈教室進修佛朗明哥舞蹈。
  • 2017年赴美國紐約進修進修芭蕾、現代、爵士,及佛朗明哥舞蹈。
  • 2018年赴西班牙馬德里Amor de dios舞蹈教室及賽維亞多間教室進修佛朗明哥舞蹈。
  • 2020法雅歌劇-經典西班牙劇作擔任迷靈之戀及短促人生主要舞者

擔任潘越雲『經典』演唱會舞者、受邀108年度國慶晚宴演出、 精靈幻舞全新製作《她與她的n次方相遇》獨舞創作者、『她與她們2-選擇』、精靈幻舞舞團創作舞劇《破解佛朗明哥Ⅱ–美好年代》、精靈幻舞舞團年度跨國鉅獻《天際線》、精靈幻舞舞團年度創作《KUSO卡門》於竹圍工作室首演、精靈幻舞製作《我愛你愛我》、《月之女》、《狂海三部曲》、《珍妮連的慾望城市》。「走進山秃路碎滄桑,藝術陪伴桃花源故鄉」高雄市立桃源國中寒期舞蹈研習營、「走進山秃路碎滄桑,藝術陪伴桃花源故鄉」國立台東高中寒期舞蹈研習營、『致永不凋零的老兵』全台榮民之家巡迴演出」。


許誌恆
許誌恆

創新展演-客家山歌與佛朗明哥舞蹈

雲門舞集專職舞者

許誌恒,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2013-2019年為雲門2專職舞者,在團期間演出許多重要作品。2022重新加入雲門舞者擔任專職舞者。
表演藝術是能貼近生活,能去撫慰人心的力量。這兩年多的時間,他持續在表演上拓展他的可能性,以自由舞者的形式,與不同的表演藝術家合作,曾參與出2021秋天藝術節河床劇團《被遺忘的》,2021寶藏巖光節戶外演出,2020 台北藝穗節製作的編舞者,2019松菸Lab新主意製作及2019淡水藝術節環境演出。同時常與街舞舞者一起共同創作交流。


原鄉客家文化藝術團
原鄉客家文化藝術團

經典呈現-客家山歌團

客家三大調是眾多學員兒時的美好回憶~客音優美旋律~常在我心~ 一群年齡約50~80歲熱愛客家文化所組成的成員,不想讓客家文化斷層,持續用熱情與活力讓傳統的客家歌曲能夠讓更多人聽見進而可能喜歡它、學習它,從傳統的歌曲中可以學到並感受到客家先人的生活、習俗、智慧……等文化精粹


客家音弦鼓藝術團
客家音弦鼓藝術團

客家音弦鼓藝術團從事客家傳統音樂及藝文活動等之表演已逾二十餘年,在謝其國老師〈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音樂”得主〉的指導下,學員一批又一批結業,許多已是擔任樂師及開班授課之指導老師。學員中.也有客語薪傳師〈語言類.歌謠類〉。樂器類有『客家鑼鼓.三弦.板胡〈高胡.低胡〉.笛子.電子琴』、客家歌謠、客家三腳採茶戲。
客家音弦鼓藝術團相當重視文化傳承與向下紮根,目前學員多以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學生為主,在客家傳統音樂中.本團平均年齡極為年輕,相當難得少見。客家音弦鼓藝術團年紀雖輕.卻已有多場演出經驗。如:桃園市客家文化節.賴碧霞紀念音樂會.義民祭文化祭.假日廣場活動.歌舞劇觀摩.藝遊客庄布馬迎客.戀戀魯冰花活動.桐花季.蓮花季….等。


王鳳珠
王鳳珠

客家歌謠薪傳師

  • 2001年 開始研習客山歌。
  • 2002~2004年 參加全客山歌比賽,獲獎無數。
  • 2004年 竹東天穿日全國山歌比賽,榮獲超組第一名。
  • 2006年 出版個人第一張客語流行歌曲專輯【快樂偲兩情】,並榮獲北縣第二屆薪傳客詞創作比賽第二名【大團圓】。
  • 2007年 出版第二張客語專輯【心燈】,並獲台北縣第三屆薪傳客詞創作比賽第二名【寶島台灣】。
  • 2008年 出版第三張客語傳統歌曲專輯【王鳳珠的山歌戲】。
  • 2009年 【王鳳珠的山歌戲】專輯入圍新聞局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最佳演唱人獎及最佳專輯獎兩項。榮獲新聞局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最佳專輯獎】
  • 2010年 獲新竹縣創新山歌詞比賽第三名【詩情畫意个客家花】。
  • 2011年 出版第四張客語歌曲專輯【鳳珠个客歌】。
  • 2012年 【鳳珠个客歌】專輯入圍新聞局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最佳演唱人獎】
  • 2013年 榮獲(福建·永定)海峽兩岸客家婦女山歌大賽壹等獎。
  • 2014年 受邀至福建寧化,參加第七屆海峽兩岸高峰會議開幕晚會演出。
  • 2014年 受邀梅州萬象江山第二屆客家流行音樂金曲榜,頒獎貴實。
  • 2014年 受邀馬來西台灣客家同鄉聯誼,展演活動演出。
  • 2014~2018 任教於桃園市新楊平社區大學,擔任客家歌謠指導老師,並獲優良教師肯定。
  • 2015年 受邀至美國紐約大美洲客聯誼會(台灣客家系列)活動。
  • 2016年 兩岸暨港澳地區(東莞、鳳崗)客家山歌邀請賽,獲頒特別獎。
  • 2016年 出版第五張【鳳个山歌新】專輯及【抽集】。
  • 2016年 客家傳統音樂節,客家傳統歌曲徵詞大賽,榮獲優等獎。
  • 2018年 受邀日本關西崇正會50周年暨京崇正公會第25屆會員懇親大會演出。
  • 2018年 受邀新加坡茶陽(大埔)客家會館160周年慶演出。

現任鳳珠姐文化藝術團團長、客家社團客家歌謠指導老師。


八德區客家協會
八德區客家協會

八德區屬於桃園閩、客交界地帶,是桃園北區少數客家人聚集的非客家重點發展區,佔全區人口四分之一,造就八德有許多不同特色的客家社團。「八德區客家協會」長期推動傳統文化保存,就是希望透過音樂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把文化深耕傳承下去。「八德區客家協會」曾在「2017客家流行音樂節」榮獲歡唱組第一名,透過傳統融合其他曲風,讓演唱客家歌曲更多元,彰顯客家人的生活智慧及文化魅力。


海鷗K人聲樂團_2
Hakka貝拉‧海鷗K人聲樂團

客謠好聲音

海鷗·K人聲樂團成立於2009年,駐團地在新竹,是北台灣走專業路線的阿卡貝拉團隊,團員都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成軍以除了演唱與教學之外,對於推廣阿卡貝拉也不遺餘力,演出充滿青春魅力。該團過去也曾經拿到韓國第五屆春川亞洲青年阿卡貝拉大賽大專組冠軍、最佳主唱、最佳編曲、香港無伴奏合唱比賽人聲樂團公開組冠軍..等,得獎無數。


陳鴻全
陳鴻全

客家原創歌手

從小始志以音樂傳揚客家文化,陳鴻全是一位會詞曲創作,會唱國、台、英、粵、日及客語歌的海陸腔客家人。擅長創作貼近當代生活的客家音樂,曲風多元揉合客家歌謠與現代流行樂元素,題材百變不拘泥於傳統客家印象,呈現各式各樣的人生百態,陳鴻全創作的「單單一蕊打碗花」更是榮獲「2021新竹縣客家新曲獎」最佳創新歌曲獎第二名。


王喬尹
王喬尹

客語流行音樂大最佳演唱

台灣苗栗縣人,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現為唱作歌手 。聲線清亮辨識度高,擅長節奏輕快曲風,因外型甜美與創作風格極為反差,被粉絲形容為「暴力小清新」。
參與過《2020文化部客家流行音樂大賽》獲得貳獎與最佳演唱獎。受邀於浪漫臺三線、慢慢生活節、海洋音樂祭等大型音樂祭展演。
2019開始母語-客家話的創作,希望將新的音樂元素融入客家歌曲中,2020/12/28發行首張客語全創作專輯《就係王喬尹》。

  • 2020 文化部客語流行音樂大賽貳獎
  • 2020 文化部客語流行音樂大最佳演唱獎
  • 2020 客家電視台 鬧熱打擂台
  • 2019 聲林之王第二季創作組-水豚君
  • 2019 客家電視台暢歌實驗所Music Lab
  • 2019 滾石現場ROCK LIFE
  • 2018 台北周末音樂不斷電@Corner House
  • 2017 蝦米音樂 X 滾石原創歌手中國北京區決賽
  • 第一屆華人星光大道前25強

葉鈺渟
葉鈺渟

「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首獎

來自桃園龍潭客庄的清新溫暖創作女聲 首支客語創作歌曲〈思戀〉就被客家電視台連續劇《水色嘉南》選為片尾曲,2016年更拿下「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首獎,為客語音樂的創作與傳承注入一股活水。給自己的期許就是自己的創作能感動人、給別人力量,給每個在黑暗中迷失的你注入希望的光。

音樂創作:

  • 2009年 《思戀》獲選為客家電視台連續劇《水色嘉南》片尾曲
  • 2010年 《膽大大》榮獲99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客語組佳作
  • 2011年 《大學青春》獲世新大學第五屆新弦獎 創作組第一名
  • 2012年 《轉屋下》獲桐花歌曲創作大賽 佳作
  • 2012年 《膽大大》獲選為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形象廣告配樂
  • 2012年 《你毋使愁》創作曲收錄於野火樂集《美麗新民謠-喀音樂》合輯
  • 2013年 第二屆全國客家流行歌曲大賽 第一名
  • 2013年 《天公》獲全國桐花歌曲創作大賽 第三名
  • 2013年 《你毋使愁》獲選為客家電視台《樂土》電影主題曲
  • 2014年 《你會記得嗎?》獲全國桐花歌曲創作大賽 佳作
  • 2014年《涯个屋下毋係旅社》入圍103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客語組
  • 2015年《人生》獲得客家流行音樂節創作組 佳作
  • 2016年 為陳明珠及鍾其翰主演之微電影《愛找茶》製作電影主題曲《人生》及片中插曲《摎妳》
  • 2016年《你个心肝肚》獲得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 客語組 首獎
  • 2017年 參與《好客麗麗2》客語童謠專輯,創作童謠《烏客麗麗》
  • 2018年 參與《漂移》客語合輯,為《藝術家》雜誌創辦人何政廣寫下其人生故事創作曲
  • 2019年 《菱潭街》入圍客家流行歌曲創作大賽
  • 2019年 參與之《漂移》合輯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 2019年《烏色》入圍客家流行音樂大賽
  • 2020年 受邀為桃園戀戀魯冰花祭創作主題曲《妳係魯冰花》
  • 2020年 參與《買一把幸福》客語合輯,創作《欠麼个》
  • 2020年 受邀為桃園觀旅局創作桃園一日遊主題曲《牽手來桃園玩》
  • 2021年 受邀為金馬導演楊力州《愛別離苦》創作電影片尾曲《愛的路途》,同時也收錄創作《菱潭街》為電影中插曲
  • 2021年 《共樣無共樣》客語童謠專輯,創作《圍隻圓圈仔》及《大菜》
  • 2022年 受邀為客家電視台新劇《船到橋頭不會直》重新錄製主題曲《你毋使愁》及插曲《你个心肝肚》

木子mooz樂團
木子mooz樂團

客音新旋律

「月琴,不只是月琴」。對於月琴,你有甚麼想像?
2019 年春天創立,結合了各領域優秀樂手,以臺灣本土特色樂器月琴,加上歌手及木吉他的編制搭配,因應各種場域表演,增加阮咸、胡琴或打擊樂器等器樂,增添音樂風采特色。
表演曲目以傳統戲曲、臺灣民謠、閩南及客家歌謠為發展改編,藉由旋律拼貼、和聲編寫、節奏變化,利用現代流行音樂元素,打破一般人對傳統戲曲及臺灣民謠的印象,將耳熟能詳的曲目以新的型態呈現,推廣臺灣本土音樂讓更多人聽到臺灣的聲音。

  • Moonguitar 月琴│李咨英
  • Acoustic Guitar 木吉他│王義中
  • Vocal 人聲│林芸丞
  • Zhongruan 中阮│黃昭郡

金喇叭銅管五重奏
金喇叭銅管五重奏

音樂萬花筒

銅管五重奏是由5個銅管樂器聲部構成的重奏團,最常見的編制由兩把小號、一把法國號、一把長號和一把低音號構成。銅管五重奏編制上相當有彈性,小號常兼任高音小號、短號和傅魯格號,在某些作品中,法國號可由長號取代,長號常兼任上低音號,低音號是常態編制,但在某些作品中,有時以低音長號取代。銅管五重奏演奏時,有時會加入打擊樂器,尤其是定音鼓與爵士鼓。
金喇叭銅管5重奏成立於2012年6月,一路上秉持創新改變的意念,期望突破以往大眾對銅管音樂過於形式化、沈重、吵雜的刻板印象,演出內容收錄多位年輕創作音樂人的作品,其中不乏有國、閩、客…等多元語言,並將台灣流行音樂重新編製成銅管5重奏形式,不僅讓台灣創作音樂人的作品有更多演出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給觀眾不一樣的音樂饗宴。金喇叭銅管5重奏將換掉西裝外套、離開椅子,以活潑生動的表演方式,並結合傳統民謠、流行音樂、電視、電影配樂及世界名曲,讓音樂不只是”聽”音樂。

article footer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