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無國界,世界一家親!
配合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特別規劃此副展區活動,
打造夏末到秋天整個崙坪滿滿都是客家音樂!
活動四大主軸
台灣客家、世界客家、原客一家親、未來客家,
從桃園出發,到全台灣各地客家樂團,再到國際客家團隊;
從傳統山歌民謠,到客家與原住民互動火花,
還有未來年輕人追逐的客家音樂展現。
週週來崙坪,聽見HAKKA音樂靚起來。
主題 | 日期 | 演出時間 | |||||||||||
---|---|---|---|---|---|---|---|---|---|---|---|---|---|
14:30-15:30 | 16:00-17:00 | ||||||||||||
原客一家親 | 8/12(六) | 餘溫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陳鴻全 查看更多 |
||||||||||
世界客家 | 8/13(日) | Voco Noco爵諾歌手 查看更多 |
王喬尹Joyin 查看更多 |
||||||||||
台灣客家 | 8/19(六) | 鳳珠姐文化藝術團 查看更多 |
客家音弦鼓樂團 查看更多 |
||||||||||
未來客家 | 8/20(日) | 聲動樂團A Moving Sound 查看更多 |
海鷗K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
原客一家親 | 8/26(六) | 原聲出口 查看更多 |
海鷗K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
台灣客家 | 8/27(日) | 原鄉客家文化藝術團 查看更多 |
八德客家協會 查看更多 |
||||||||||
台灣客家 | 9/16(六) | 鳳珠姐文化藝術團 查看更多 |
葉鈺渟 查看更多 |
||||||||||
未來客家 | 9/17(日) | 王喬尹Joyin 查看更多 |
金喇叭銅管五重奏 查看更多 |
||||||||||
台灣客家 | 9/24(日) | 客家音弦藝術團 查看更多 |
原鄉客家文化藝術團 查看更多 |
||||||||||
未來客家 | 9/30(六) | 王喬尹Joyin 查看更多 |
葉鈺渟 查看更多 |
||||||||||
原客一家親 | 10/1(日) | 餘溫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木子mooz樂團 查看更多 |
||||||||||
台灣客家 | 10/7(六) | 八德客家協會 查看更多 |
原鄉客家文化藝術團 查看更多 |
||||||||||
原客一家親 | 10/8(日) | ||||||||||||
14:30-15:30 | 15:30-16:30 | 16:30-17:30 | |||||||||||
陳鴻全 查看更多 |
原聲出口 查看更多 |
木子mooz樂團 查看更多 |
|||||||||||
原客一家親 | 10/9(一) | 陳鴻全 查看更多 |
餘溫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
未來客家 | 10/14(六) | 藍衫樂舞團 查看更多 |
補給艦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
原客一家親 | 10/15(日) | 原聲出口 查看更多 |
海鷗K人聲樂團 查看更多 |
由一群喜歡阿卡貝拉的學生所組成,以向校園年輕族群推廣阿卡貝拉為目標。成軍於2020年,以無伴奏合聲的方式演唱,在校內演出各類大小型活動,曾代表學校多次參加比賽獲得佳績。成員多半為原住民學生,常藉由各類演出推廣自身原住民文化及其他族群文化,風格多元不設限,期望藉由團員對歌唱的熱忱,使阿卡貝拉能成為未來流行音樂中的大勢。
演出時間:
8/12(六) 14:30-15:30
9/3(日) 14:30-15:30
10/1(日) 14:30-15:30
10/9(一)16:00-17:00
會詞曲創作,會唱國台英粵日及客語歌的海陸腔客家人,擅長創作貼近當代生活的客家音樂,題材百變不拘泥於傳統客家印象,創作的「單單一蕊打碗花」榮獲「2017客家流行音樂節」狀元組第一名、「2021新竹縣客家新曲獎」最佳創新歌曲獎第二名。
演出時間:
8/12(六) 16:00-17:00
10/9(一)14:30-15:30
擅長展現蘊含人聲自然音色及線條的無國界歌曲,創作源自生活經驗的作品,亦將具有台灣文化意涵的歌謠改編為充滿畫面感的音樂。「看得見的音樂」是Voco Novo追求的音樂理想。
演出時間:
8/13(日)14:30-15:30
現為唱作歌手,聲線清亮辨識度高,擅長節奏輕快曲風,因外型甜美與創作風格極為反差,被粉絲形容為「暴力小清新」。參與過《2020文化部客家流行音樂大賽》獲得貳獎與最佳演唱獎。
演出時間:
8/13 (日) 16:00-17:00
9/17 (日) 14:30-15:30
9/30 (六) 14:30-15:30
由王鳳珠老師所帶領的鳳珠文化藝術團,將演繹鳳珠老師的創作以及傳統山歌詩詞,從詩詞中感受自然五感,與崙坪的自然環境相呼應,讓台灣客音隨著詩詞意境靚起來!
演出時間:
8/19 (六) 14:30-15:30
9/16 (六) 14:30-15:30
從事客家傳統音樂及藝文活動表演已逾二十餘年,在謝其國老師〈第15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音樂”得主〉指導下,許多學員多已是樂師或開班授課之指導老師,目前團員年紀雖輕卻已有多場演出經驗。
演出時間:
8/19 (六) 16:00-17:00
9/24 (日) 14:30-15:30
以原創音樂、多元跨界的風格,從臺灣唱響到世界20多國舞台。巧妙融合東西方樂器,將臺灣在地元素賦予活潑的藝術內涵,加上詩意又充滿戲劇張力的歌聲,就像翱翔無垠曠野,體驗一場撼動人心的美麗旅程。
演出時間:
8/20(日)14:30-15:30
桃竹苗地區最活躍的專業阿卡貝拉樂團,擅長使用多元族群語言創作,以及翻唱當代經典和流行金曲。透過風格鮮明的編曲,和質感與爆發力兼具的歌手們,呈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純人聲現場演出。除了曾奪得台灣、韓國和香港多項阿卡貝拉賽事冠軍,樂團的客語創作也屢次在許多比賽入圍和獲獎。
演出時間:
8/20(日)16:00-17:00
8/26(六)16:00-17:00
10/15(日)16:00-17:00
由多元族群組成,有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魯凱族、阿美族以及漢族,因為熱愛唱歌而聚在一起,用無伴奏合唱的方式來演唱精心改編的原住民歌謠,2021年桃園合唱藝術節獲得『桃樂獎』肯定。
演出時間:
8/26(六)14:30-15:30
10/8(日)15:30-16:30
10/15(日)14:30-15:30
由一群年齡約50~80歲熱愛客家文化成員所組成的團體,持續用熱情與活力讓傳統的客家歌曲讓更多人聽見,進而喜歡它、學習它,並感受客家先人的生活、習俗、智慧等文化精粹。
演出時間:
8/27 (日) 14:30-15:30
9/24 (日) 16:00-17:00
10/7 (六) 16:00-17:00
桃園市八德區客家協會,成立20餘年,長期推動,在地客家傳统文化,傳唱山歌、小調、三大調、傳统戲曲,唱出客家人的心聲,希望透過音樂讓更多人認識客家。
演出時間:
8/27 (日) 16:00-17:00
10/7 (六) 14:30-15:30
「藍衫」是客家婦女傳統服飾,象徵客家人勤儉樸實刻苦耐勞的精神。該舞團以傳承、弘揚客家精緻藝術文化為宗旨,並以保護及傳承客家傳統優良文化為職志。除從事樂舞表演外,亦在學校及社區開班,指導客家樂舞。
演出時間:
10/14(六)14:30-15:30
在阿卡貝拉的大家庭,「補給艦」是陽光般溫暖、光明且充滿歡笑的人聲樂團。「南歐和煦陽光菊島歡樂勇氣佐東方纏綿溫柔」是我們重新演繹現代無伴奏人聲音樂的新元素,用滿滿的好聲音補給這世界爆表的正能量。
演出時間:
10/14(六)16:00-17:00
以臺灣本土特色樂器「月琴」,加上國樂樂器「阮咸」及西洋樂器「木吉他」,以及人聲的編制搭配。因應各種場域表演增加胡琴或打擊樂器等,增添音樂風采特色。將耳熟能詳的曲目以新型態呈現,推廣臺灣本土音樂讓更多人聽到臺灣的聲音。
演出時間:
10/1(日)16:00-17:00
10/8(日)16:30-17:30
桃園龍潭的療癒系創作女聲,2016年拿下「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首獎,2022年成為楊力州導演「愛別離苦」紀錄片其中一位女主角且為電影創作片尾曲,同時客家電視台「船到橋頭不會直」電視劇也收錄其創作為片中插曲及片尾曲。
演出時間:
9/16(六)16:00-17:00
9/30(六)16:00-17:00
秉持創新改變的意念,期望突破以往大眾對銅管音樂過於形式化、沈重、吵雜的刻板印象。藉由將流行樂曲重新改編成銅管5重奏之形式,並融入許多臺灣在地元素(包含國語、閩南、客家等多元文化),希望帶給觀眾不同且獨特的音樂饗宴。
演出時間:
9/17(日)16:00-17:00